4月23日,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正式发布《上海法院知识产权审判白皮书(2024年)》(以下简称“白皮书”)、《上海知识产权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状况(2024年)》,并通报“2024年上海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十大案件”(以下简称十大案件)、“2024年上海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新质生产力发展典型案例”情况。
白皮书指出,2024年,上海法院受理各类知识产权案件47388件,审结52061件,同比分别下降28.3%和11.8%,审判质效稳步提升,截至2024年底,54个知识产权案例入选人民法院案例库,数量位居全国前列。
据悉,一年来,上海法院制定《关于全面推进知识产权审判工作现代化护航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意见》,着力加强关键技术领域创新成果司法保护,共审结侵害专利权、技术秘密、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等技术领域侵权纠纷案件5272件,审结涉AI技术、电商直播等数字经济案件2310件。
同时,上海法院聚焦“五个中心”建设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、浦东引领区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部署,以高度责任感护航区域经济发展。截至2024年底,上海新增知识产权管辖权法院全部实现了知识产权民事、行政、刑事案件“三合一”审判,顺利完成基层人民法院知识产权“三合一”审判机制全覆盖;着力完善知识产权巡回审判服务保障体系,重点服务保障长三角G60科创走廊、上海张江高科(600895)技园区,以及全市科创园区和企业,定期开展庭审进园区、调研走访、讲座培训、普法宣传等活动,打通知识产权司法保护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此外,上海法院还聚焦知识产权案件诉讼周期长等难题,推动知识产权审判提速增效。其中,上海知识产权法院“向科学管理要效率、向机制创新要效率”,着力推进多元解纷,大力深化繁简分流,持续加强审判管理,深度聚焦数字赋能,相继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仲裁与调解上海中心等23家专业调解组织和1家专门仲裁机构建立合作关系,与上海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等建立联动工作模式,已实现调解成功率稳步提升,2024年案件平均结案时间由2023年的211.6天缩短至169.32天,快审团队平均审理周期压缩到40天左右。
发布会还通报了十大案件和新质生产力典型案例情况。其中,十大案件涵盖了商标、著作权、不正当竞争、商业秘密、知识产权合同以及知识产权恶意诉讼等纠纷类型,旨在总结司法经验,明晰裁判规则,推动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共识的形成。
“2025年是‘十四五’规划收官之年,也是‘十五五’规划的谋划之年。在这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里,上海法院将紧扣‘政治建设引领、司法质效为本、数字改革赋能’的工作主线,依法严格保护知识产权,全力护航新质生产力发展,为上海建成国际知识产权保护高地配资资讯专业网,加快建设‘五个中心’,加快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,贡献更多的司法力量。”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、副院长曹洁表示。
东海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